工程案例
“赤子历来盼好官”
发表时间: 2024-10-07 来源:工程案例
为官当怎么?应专心为民,兴利除弊,夙夜在公,两袖清风。正如南阳府衙二堂院匾联所题:“召父劝农,杜母兴工,南阳自古多循吏;弹琴悬镜,爱莲对月,赤子历来盼好官。”作为新年代的党员干部,咱们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倾听大众呼声,回应大众期盼,学习前贤才智,提高服务身手,以文成己,以文化人,饯别初心,担任任务。不负祖国公民,不负巨大年代,不负芳华愿望。
能为民兴利,务在富民,是大众心中的好官。汉代召信臣和杜诗,先后担任南阳郡太守,他们为民兴利,务在富民。召信臣躬耕劝农,利水通渠,修堤筑闸数十处,灌田三万余顷,大众户口倍增,社会安定,郡中大治,吏民称为“召父”。杜诗赋性节省,诛暴除虐,省减民役。修治陂池,广拓地步,制造推广水排,铸造农器,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开展。他们被赞颂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能知人善用,政简刑清,是大众心中的好官。《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贱“任人”的优点清楚明了,就像下象棋,车马炮各展所长,将士相各在其位。其成果自然是“政简刑清”“鸣琴而治”。
能明断是非,为民做主,是大众心中的好官。《西京杂记》记载:“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后来也以铁面忘我,比方官员判案公正廉明。元代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天个幸对清官,铁面忘我。其中所表达的正是大众对明断是非的官吏的殷切期盼。
能廉洁如莲,为政精细,是大众心中的好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我们耳熟能详,而周敦颐的从政阅历却不为人知。周敦颐清凉自守,为政精细,务尽道理,在任南安司理从军时,为了一个法不妥死的罪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力排众议,总算使上司有所感悟,罪犯得以不死。北宋闻名书法家黄庭坚称誉他“人品甚高”,如“冰壶秋月”。后来赣州人为留念他,建立了濂溪祠。
能月忘我照,久久为功,是大众心中的好官。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写到:“无云国际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早年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光化四年中进士,年已70余。看过了人世沧桑,品过了大众疾苦,曹松对明月寄予了最温暖的赞许: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最是惠政暖人心。曹松的终身,自强不息,行健斗争,心系大众,狗仗人势。“大贤秉高鉴,公烛忘我光。”其情其景,仿佛在目。
能与民同心,仁慈大众,是大众心中的好官。《汉书·龚遂传》记载,渤海区域打饥荒,响马并起,朝廷派龚遂担任渤海太守。龚遂上奏说:渤海地处偏僻,大众困于饥寒,官吏却不体恤,以至于“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一句“陛下赤子”使得朝廷的指令以这样的方法出现:弃“胜之”而改为“固欲安之也”。龚遂一到鸿沟,就命令将追捕响马的官吏撤回,劝诫说拿耕具的是老大众,拿武器的是响马。他翻开粮仓救济贫民,选用良吏温慰大众。厉行勤俭节约,奖劝播种纺织。不久大众充足,休养生息,狱讼止息。龚遂也以超卓的政绩,成为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典型。(马培国)
- 上一篇:定亲:喜珠相串的文化节点
- 下一篇:佛子凹村热闹非凡特色美食传承点亮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