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厂子“开回村” 乡民“不走了”
发表时间: 2025-02-12 来源:行业新闻
“在这里上班蛮好,既能照料家中白叟小孩,每月还有三四千块钱收入。”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巫山县双龙镇乌龙村六组乡民刘庆贵在巫山县玉财工艺品加工厂的流水线岁的她原是一名乡村留守妇女,最近两年,跟着同村老乡陈振权把厂子从广东搬回老家,她不只把握了才有所长,还在“家门口”完成作业。
本年是阴历乙巳蛇年,与蛇有关的属相摆件走俏。走进坐落乌龙村的巫山县玉财工艺品加工厂,机器轰鸣声此伏彼起,数十名工人在注塑、打蜡、磨光等工序上各自繁忙。为保证节后按期复工复产,陈振权和工人提早对设备做了检查,对原材料进行了清点。
“把工厂搬回老家,一来因为孩子白叟需求照料,二来也能够带动乡亲们作业增加收入。”37岁的陈振权有十多年的开厂阅历。早年,他的铜制品摆件、挂件加工厂设在广东东莞。2019年,他将工厂搬回巫山,在大昌镇一间暂时工厂过渡出产,直到2022年10月,其出资近300万元新建的工厂在乌龙村竣工。
陈振权说,铜制品加工属劳动密集型职业,加工厂每年加工各类铜制品上百万件,终年需求30多名工人,遇到加工旺季则需求50多人。新厂运转两年多来,现已吸纳乌龙村及周边黑龙村、笔架村的几十名老乡作业。依据不同工种和计酬方法,他们月收入少则两三千元、多的能够达上万元。
“企业迁回巫山后,不只出产所带来的本钱降低了,巫大高速的通车,也让产品物流更方便快捷。”陈振权说,现在,他们的产品从乌龙村发往浙江义乌,只需3天左右便可抵达,因为规划逐渐扩展,企业年产值也从本来的1000万元左右增至现在的1600余万元。
“我出去打工也挣得差不多,在老家既能赚钱,还能把两个娃娃照料好。”大昌镇宁河村四组乡民赵红梅说,自己曾长时间在广东惠州的电子厂上班,跟着两个小孩一个读小学、一个进初中,回老家谋一份生计的希望越来越激烈,2023年新年期间,她传闻离家半小时就有一家工厂正在招工,立马前去面试,“这份作业并不难,由师傅带着一周左右就学会了操作方法,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元。”
巫山县双龙镇乌龙村党支部书记董泽浩表明,近年来,他们经过招引在外的本村乡民返乡创业,先后在乌龙村聚集了两家工艺品加工厂和一家服装加工厂,处理了本村及周边近200名乡民的作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安稳增收。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