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弄璋和弄瓦
发表时间: 2025-04-06 来源:新闻中心
朋友史律生头胎的时分,在微博上发布了四个字“也算弄璋”,有几位朋友不理解,问过了才知道是生了儿子。弄璋表明生儿我是知道的,可是弄瓦表明生女却是后来才知道,可见基础知识不厚实。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最早呈现弄璋和弄瓦,是在《诗经·小雅·斯干》里。这个“斯干”,当然便是周树人在《社戏》里写过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斯干”了。有关弄璋、弄瓦在这首诗里有完好的表述: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爸爸妈妈诒罹。
如若生个男孩子,给他睡张小眠床,给他穿衣又穿裳。孩子抓弄白玉璋。他的哭声真洪亮,朱红祭服真光辉,不是国君便是王。
如若生个小姑娘,给她铺席睡地板,一条小被包身上,纺线瓦锤她要玩。无偏无邪多和婉。照料农务烧烧饭,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
由此可见,这儿的“璋”代表了打磨过的玉器,“瓦”代表了陶土烧制的纺锤。很多人因而把这个归结于古人的重男轻女,不过在我看来,在古代那种男耕女织的时代,这种称号更多代表了古人朴素的实用主义。
先来说说表明玉器的璋。后来的学者考证,“璋”有二解,一为“牙璋”,出兵所用;一为“璋瓒”,祭祀所用。这个璋瓒是祭祀时用来打鬯酒的勺子,以璋为柄。这儿所说的鬯酒读音为chàngjiǔ,是商代用黑黍变成、滋味香醇的酒,大多数都用在严重节日活动庆典宴饮。这个鬯和唱、畅、昶同音。台湾省有位作家,姓名叫做刘以鬯,写了部小说叫《酒徒》,轰动一时,后来还被拍成电影。
璋作牙璋解,指的是上圆下方的玉器,整个叫圭,半个叫璋。《周礼·春官·典瑞》说:“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明明白白地解说了牙璋的功用用于调兵遣将。用牙璋调兵,相似后来的虎符,调兵时看两件牙璋突起的牙是不是能够合契,合契便是玉圭了。已然牙璋用于调兵遣将,那么掌控这兵符的人是谁呢?当然便是将帅王侯。所以,其时的人家,生了男孩,送他一块玉璋,期望他将来可成为将帅。这是一句祝愿,意味着所生的男人生长后,能够成功高贵。
除了上述的“斯干”。璋在《诗经·大雅·棫朴》里也呈现过:“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意思是说“周王气量美无伦,左右群臣璋瓒捧。手捧璋瓒仪容壮,国士得当是贤俊。”由此可知,璋这件玉器,大臣们在参与仪式拿在手中,用以表明瑞信。
清代徽派朴学大师马瑞辰,在作品《毛诗传笺通释》中说:“此诗下章言‘六师及之’,则上言奉璋,当是出兵之事。故传惟言半圭曰璋,不以为祭祀所用之璋瓒耳。”意思说诗里说到的璋和武士有关,应该是牙璋而不是璋瓒。
但马瑞辰留意了下章的“六师”而忽略了此章的“髦士”。“髦士”在《诗经》中只呈现过两次,除了在这首诗里呈现,另一处呈现在《小雅·甫田》中,诗里写“攸介攸止,烝我髦士”。《甫田》的髦士肯定为文士(多以为是田畯,即农官),因而《斯干》里的髦士恐怕也不破例。所以璋仍是训“璋瓒”为好。
另一位清代文学家方玉润在其代表作《诗经原始》中说:“及其归心也,极大乎承祭与讨伐。文王承祭,‘奉璋峨峨’,无非‘髦士攸宜’,则其作文德之士也可知。”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不过,大部分的古诗文里,璋的意思一般仍是表明牙璋的。《庄子·马蹄》篇里也说到璋:“白玉不毁,孰为圭璋。”这话还有后半句,叫做“品德不废,安取善良。”用现在的话来说,意思是假如不打破白玉石,又怎么能造出圭璋来?人的赋性品德假如不抛弃,哪里用得着讲善良?
庄子以为全部人为的东西,包含善良、品德、艺术都是对天然天分的一种损坏,他倡议人们寻求天分,寻求人道的解放,返璞归真,到达与大路的一致。
再来说说表明纺锤的瓦。《说文解字》里说,瓦是“土器已烧之总名”。古代汉语的词典里,瓦的第一个义项便是陶土烧制的器皿,当然也特指陶制的纺锤。纺锤是纺车上的零件,其时女性的首要作业是纺线,生了个女儿,送她一块瓦质的纺锤,是期望她能够心灵手巧,她将来能够担任女红。
“三苏”中的“老苏”苏洵,也便是苏东坡的爸爸,曾经有个笑线岁的时分,妻子生了第二个孩子,仍是女儿,然后宴会中,有一个叫刘骥的老友,这个人那天喝了点酒,所以写了一首诗:“去岁相邀因弄瓦,本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阃难道一瓦窑?”
这个故事根本事实,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确实生过六胎孩子,三男三女,这个司马光在《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说得很清楚了。这刘骥在北宋的材料里也有记载,他任过钦州守(今福建晋江),还写有学术作品《老子通论》。刘太守作为“老苏”的朋友,玩笑一番是不免的。当然他也很谦让,称程夫人为“令阃”。那是由于古代人三妻四妾,社会上只以正房为尊,因而像称号令尊令堂公子相同,把德配夫人称为令阃。
总归,古代的“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别离对应着男孩和女孩出世今后家庭的寄予和愿景。